-
“国旗下的思政课”系列报道五十六:青...
11.03 -
我校成功举办2025年“金玉滁菊”杯安徽...
11.03 -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举办2025版课程大纲...
11.03 -
财经学院开展新生适应周团体拓展活动
11.03 -
财经学院开展新生图书馆资源使用培训会
11.03 -
财经学院召开优秀学生奖学金获得者勉励...
11.03 -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教师参加第二届中国...
11.03
11月1日,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在致知楼C举行 2025 版课程大纲汇报评审活动。学院院长夏显明、副院长樊晓宇,各课程组教师及特邀专家参加活动,共同为学院2025版课程大纲修订“问诊把脉”,精准施策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樊晓宇在动员讲话中阐述了课程大纲修订的意义和作用,强调本次大纲修订紧扣四大核心理念:一是对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将“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深度融入课程大纲修订,确保学生能力培养与行业需求无缝衔接;二是突出学科前沿融合,结合产业升级,将新技术、新规范、新标准纳入教学内容,落实科研反哺教学;三是强化大纲的可操作性,明确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量化考核评价机制,避免教、学、评、改各环节脱节;四是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将其入大纲、入案例,发挥课程思政育人作用。
汇报评审活动分三组同步开展,覆盖电气工程、电子信息和光电信息三个专业课程群。相关专业专家和学院教师构成的联合专家组,针对学院所有课程大纲进行审核评价,就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度、教学内容对产业需求的匹配度、实践教学环节设计对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有效度、课程评价方式和标准对学生能力达成的保障度等关键问题提出评审意见。

夏显明作总结部署,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明确课程大纲修订的质量标准,要严格按照学校规定的大纲修订标准,保质保量完成大纲内容和格式的修订,大纲要经“教研室初审—专家组复审—院教学分委员会终审”三级审核后,再提交学校进行评审;二是要落实大纲修订的可行性和保障度,大纲修订要符合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和实际情况,保障课程教学的执行有软硬件资源支撑;三是构建持续改进的监管机制,以大纲修订为抓手,实现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全链条监测,实现各环节的持续改进,为后续专业认证申请工作筑牢根基。此次学院高质量推进2025版课程大纲的修订活动,旨在聚焦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深化教学内涵建设,为更好执行2025版人才培养方案打下坚实基础,为学院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保障。
此次2025版课程大纲汇报评审活动的顺利开展,是学院聚焦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深化教学内涵建设的关键举措。通过精准优化课程大纲,不仅为2025版人才培养方案的高效执行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为学院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育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特约通讯员:王延丽 摄影:张平娟 审核:樊晓宇 骆海邦 编辑:李锦)
【浏览:】
【关闭】

